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正高速发展,未来5年CAGR料将超过20%,精准医疗将推动POCT、基因诊断企业大爆发。
POCT(即时检测)是未来趋势性技术,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的供给在未来5年中将依旧维持超过20%的增速。
目前临床上, 80%以上的疾病诊断依靠体外诊断完成。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基数小、增速高: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22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15亿元,CAGR达20.79%。国内体外诊断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国产诊断试剂品类繁多,众多初创公司加剧博弈。我们判断分子诊断、POCT是未来趋势性技术。
精准医疗概念下基因诊断、POCT将大放异彩。体外诊断堪称医生的眼睛临床上,按检验原理或检验方法,体外诊断主要包括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凝血诊断等,其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是体外诊断主要的三大领域。生化诊断主要应用于医院的常规检测项目,如测定糖类、脂类、无机元素类、肝功能、肾功能等,是医疗检测的基本组成部分。
多因素催生行业发展,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在未来5年中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从从2010年的122亿元,快速增长至2013年的21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79%。我国体外诊断产品2013年市场规模占全球体外诊断产品的4.2%,考虑到我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达20%,我们认为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总量偏低,未来市场增速可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医药改革、政府合理引导规范市场、中产阶级需求提高等积极因素,预计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的供给在未来5年中将依旧维持超过20%的增速。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格局未确立,产业链横纵向整合已成趋势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发展于 20世纪 70年代,目前已发展成数百亿美元容量的庞大市场。行业发展成熟,技术壁垒高,市场集中度好,聚集了一批著名跨国企业,包括罗氏、西门子、雅培、贝克曼、强生、生物梅里埃、伯乐等,行业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就国内现状来说,我国的诊断试剂产业仍处于弱小成长期,市场呈现割据竞争的格局,厂家数量多达 300-400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约 20家。实力较强的综合性企业还较少,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主要在某一细分技术上具备竞争优势。国产商品凭借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的优势,把用户拓展进入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为主的中低端市场。
体外诊断行业中POCT和分子诊断处于初创期,看好其未来成长潜力。在体外诊断技术中,相比于CT、生化检测、血常规等,POCT(即时检测)和分子诊断技术刚刚处于萌芽阶段。技术迭代后,两项检测技术满足了病人对检测的速度和精准性的要求,因其适用于多项肿瘤指标和急诊适应症的筛查,我们看好POCT和分子诊断未来前景。
POCT“小型便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即时报告”
全球POCT市场增速稳定,发达国家消费规模大幅领先发展中国家。根据Rncos2014年5月发布的《Global Point-of-Care Diagnostics Market Outlook 2018》报告数据,POCT 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2013 年规模已达 160 亿美元,在 2013-2018 年间将保持 8%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018 年发展至24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不同地区的卫生体系和技术差异使POCT 的消费呈现较大的地区差异。2013 年POCT在美国市场规模占比为47%,是全球最大的 POCT 消费区;欧盟市场占比达30%,位列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印度、中国的POCT市场规模正逐渐扩大。
我国 POCT 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巨大。据Rncos2014年5月发布的《Global Point-of-Care Diagnostics Market Outlook 2018》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 POCT 市场规模为4.8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比由 2007 年的 3%上升为 2013 年的 7%。预计到 2018 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可达14.3 亿美元。随着医改的推进和社区医疗体系的建立,预计我国 POCT 市场在近几年将保持20%的年复合增长率。
POCT主要应用于血糖实时监测和心血管类疾病的快速定量或定性检测筛查。POCT 产品的应用范围广。POCT检测可用于血糖检测、血气和电解质分析、快速血凝检测、心脏标志物快速诊断、药物滥用筛检、尿液分析、干式生化检测、怀孕测试、粪便潜血血液分析、食品病原体筛查、血红蛋白检测、传染病检测、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血脂项目等检测领域,其中以血糖实时监测和心血管类疾病的快速定量或定性检测筛查为重点核心领域。
发达国家因其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现在全球占据主要地位。其中代表企业有Alere、雅培、BD 和罗氏等。
来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