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医院“民办公营”须趟出共赢之路

 

  近日,广州首家“民办公营”模式口腔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正式挂牌营业。这标志着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结合的全新模式尝试,也意味着市民可以在民营医院享受到公立医院医师的医疗服务。

  作为“吃螃蟹”者,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实行“民办公营”模式是这样的:即由民营公司——广东科康医疗集团投入资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则全面输送医疗人才和技术力量并管理医院。对于这种合作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民间资本参与医院,或者说叫医院引进民间资本,而医院的医疗服务和管理仍然姓“公”。从理论上说,医院“民办公营”模式,这个路或是走对了。

  其一,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不缺资金,而缺的是医疗人才、技术力量和对医院科学有效的管理,也正是面临着这样一个瓶颈,一些民营医院急于网络医疗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力量。但往往又遇到“医疗人才难得,技术力难求”的尴尬。公立医疗却具备甚至积蓄了医疗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力量优势,“民办公营”模式的建立,便可一解“医疗人才难得,技术力难求”尴尬,实现柳暗花明。

  其二,目前有些公立医院、特别是更为基层的公立医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投入不足等困难,难以实现医疗设备、器械的高精尖引进、高标准配置、高效率使用,导致医疗技术水平、诊疗能力不能“换挡提速”。注入社会资本后,医疗设备、器械高精尖引进、高标准配置、高效率使用的钱就有了出处,医疗技术水平、诊疗能力“换挡提速”也就插上了“翅膀”。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正面效果。

  话说回来,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医生多点执业,除了让医生资源最大化利用之外,其实还有另一层(用不着讳莫如深)——让医生合法收入最大化。此“最大化”与彼“最大化”联姻构成的“医院模式”,会否加重患者医疗成本,或者造成公共医疗资源的消耗和流失,或者说荒了自己的“责任田”?当然这只是一个顾虑,需要且行且看,用时间去求证。但肯定地说,“民办公营”还呈现着一个“公”字,公者,公共也。只就实现“公赢”,才答“公”之底色,如果是“单赢”,不能实现“公赢”,这一模式,就失去应有的现实意义。

  公共医疗机构承担“托底”功能,面对当下的“看病难,看病贵”,改革势在必行,公众也无不怀着无限期待。一句话,让百姓看病“不再难,不再贵”,是检验医院改革的“试金石”。唯有让百姓看病“不再难,不再贵”,实现国家、医疗机构、百姓共赢,这个路才叫是走对了。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