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台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要在2020年将社会办医机构的病床占到所以病床的比重,从目前的13%提高到30%作用。这不仅需要通过新增加社会办医的机构,也需要将现有的公立医疗机构转制来实现。尽管非公立医院的比重已经有了很快增长,达到所有医院比重的 46%,但是非公立医院的病床和服务的比重增长不大。社会办医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其中人才资源的短缺最为关键。
如何提高对于医疗人才的吸引力
公立医疗机构占有了大量的医疗人才,特别是高端医疗人才。公立医疗机构吸引人才的有利条件既包括学术上的利益,也包括经济上的利益。医疗人员的职称评定、科研经费、学术地位都与医疗机构直接有关,民营医疗机构的人员难于得到同等待遇。公立医疗机构享有的事业单位地位,给退休人员带来了更高的退休福利。更为严重的是,即使在收入上,由于公立医院灰色收入的存在,民营医院也难于与大型公立医院竞争。
在人才管理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也有自己的优势之处。由于病人数量较少,民营医院的医生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小,用于与病人沟通的时间较多,医患关系相对比较融洽。由于没有灰色收入,民营医院难于在收入上与公立医院竞争,需要在其他方面提供对于医疗人才的吸引力。个别民营医院注重学科发展和科研氛围,为医生的学术水平提高创造条件,给医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参观学习的机会,鼓励医生参加科研、发表论文、争取得到研究课题。甚至有民营医院与医学院合作,成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从而极大提高了对于医疗人才的吸引力。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始建于2004年的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以“博医、博教、博研”为愿景,坚持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协同发展,致力于打造一家学院型民营医院,突破传统民营医院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软肋和瓶颈,从而实现留住人才、聚集人才、提升学术地位和服务质量的目的。三博脑科是北京市第一家成为一流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的民营医疗机构。依托首医平台,三博学科建设、科研水平长足发展,三博成为卫生部首批全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拥有首医大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工作站,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发表多篇SCI学术论文,三博已经成为社会资本办医的典范和标杆。三博的发展经验为建设规范化的学院型民营医院开拓了思路,为民营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民营医院除了在增强科研学术方面的吸引力外,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提高人才吸引力。在公立医院中,领导习惯将医生看作是医院的私有财产,觉得是医院为医生成才提供了一切条件,因此对于医生缺乏平等尊重。民营医院应当将医生看作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平等对待医生,尊重他们,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些民营医院在吸引医生时开出了种种条件,但是最后没有兑现承诺,这会伤害引进人才,使得他们产生离开的打算。可以看到,发展比较好的民营医院都是在保持人才吸引力上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因此,在人才问题上,除了外部环境和政策的改变外,民营医疗机构本身还是有许多工作可做,有改进提高的空间。
如何扩大医保对于民营医疗的支持
民营医疗机构难以获得社会医保的支付,仍然是民营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在大多数地方,社会医保仍然没有给予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待遇,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民营医疗机构的逐利动机较强、管理不够规范,医疗费用控制不严,尽管公立医疗机构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类似问题。在一些医保经费比较紧张的地方,更加担心扩大医保支付到民营医疗机构后对于医保经费的压力。
事实上,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医保的管理水平得到解决,而不是简单依靠不平等待遇,将民营医疗排除在外来解决。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杭州市。杭州市社会医保机构引进了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平台,实现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参保人信息和医保部门的信息对接,以知识库和数据库为基础,全面满足医保经办机构的审核、监控和稽核需要,有效实现医保控费,并在大量数据基础上提供决策支持和评价体系。这个医保控费系统在辅助医保经办机构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提高基金管理水平、监控诊疗行为合理性等方面做出贡献。
杭州市使用的医保控费系统有几个创新之处。1)医保经办机构的管理手段创新:通过实现智能审核和智能控费提升了原有医保经办机构的审核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医保单据事后人工审核,实现了单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实时自动审查。2)审核范围的创新:将医保经办部门的审核监测范围扩展至临床的医疗服务行为,并通过系统数据库为医生的临床行为提供决策支持。3)产品技术创新:构建适合中国本地的审核规则,对医保政策进行明确和数字化;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医保日常监管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建立医疗知识库和信息引擎的方法解决医疗服务临床行为和药品行为的规范性问题。
杭州市智能审核系统通过智能化计算,大大提高了审核监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将医保基金支出增速由使用前的32%下降到11.5%,控费效果明显,有效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了医保基金的不合理使用。通过自动审核监测和信息支持有效规范了医生的临床行为,每月问题单据量环比下降趋势。通过监测医疗服务的行为,为医保经办部门以及卫生管理部门提供了相关数据分析以及有效的评估和管理工具,促进了整个卫生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杭州市社会医保向所有民营医疗机构开放,同时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社会医保经费的使用得到了明显的节省。因此,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加强对医保经费使用的监管,能够实现经费使用的规范化,同时实现对于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在社会医保上的一视同仁,为民营医疗发展创造条件。
如何认识民营医疗的战略定位
民营医疗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究竟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公立医疗机构在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主流观点中,民营医疗仍然被看作是对公立医疗的一种补充。其理论根据在于更深一层的认识,即认为医疗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事业,或者是一种公共产品,不是一般的产业。认为医疗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必须让公立医疗发挥主导作用,而民营医疗只应当起配角作用。
其实,这是一种流行很广的错误认识。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疗确实有其特殊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对称、质量的信息难以获得。但是,这些特点并没有使得医疗成为公共产品。在医疗中,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如公共卫生、基础医疗研究、医生临床培训、信息等。绝大部分的医疗都是私人产品,不具备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可分割性特点。因此,一小部分的公共产品性质并不能成为支持公立医疗起主导作用的理论基础。相反,由于医疗具有的一些特点,倒是支持非营利性民营医疗应当发挥更大作用。
正确的认识应当是,让市场和社会首先来起主导作用,将那些能够赚钱、能够自负盈亏的医院交给市场和社会来办,办成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或和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而将那些市场和社会无法经营、亏损的医疗机构交给政府,办成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发挥主导作用,公立医疗起补充作用,这与我们目前流行的认识正好相反。因此,只有当我们在观念和认识上拨乱反正之后,民营医疗才有可能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