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移动医疗机器人在上海社区医院得到应用,社区医院看病可以依靠它了。
在浦东南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医生一同出诊的,竟还有机器人。借助远程传输技术,电脑屏幕会接通上级医院医生一同讨论病情。这是浦东医院从美国最新引进的移动医疗机器人,据此,优质医疗资源打破了地域限制。
基于分级诊疗这个关键词,作为我国最基层医疗体系的社区,已出现、并还会出现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在沪举行的“2015分级诊疗模式创新研讨会”上传出信息:眼下,新型分级诊疗制度呼之欲出,它可能带来我国就医理念与方式的一次大改变,也将对一二三级医院的定位做出重新布局。
“没有家庭医生制度,不可能有新型分级诊疗”
说了多年的分级诊疗,今年列入了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处长焦雅辉称,国家正在研究“顶层设计”,将专门出台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指导意见,“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掀开新局面”。
分级诊疗希望引导人们有序就医,对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医保控费、疾病预防与早期发现等都有着深远意义。不过,要将无序就医变为有序就医,难度不小。
在上海,社区成为政策关注的“风口”。上海市卫计委党委书记黄红说,上海将家庭医生制度作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以及提高优质服务,吸引签约居民在社区首诊。
这涉及多层次地引导有序就医。2012年起,上海试点医疗联合体,大医院门诊资源优先向家庭医生开放。在此期间,上海完成了多项基础性工作,比如,上海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96%,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立医院互联互通,共享数据中心已有110亿条诊疗数据,这为分级诊疗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分级诊疗要改变的是老百姓的就医选择,但百姓的这个能力是很弱的。提高百姓的这种选择能力,靠什么?靠具有全科医学知识的家庭医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梁鸿教授说,“没有家庭医生制度,不可能有新型分级诊疗。”
病人回到“家门口”,社区能否接得住
可以想象,多年后,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社区医疗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问题随之而来:当病人真的都回到“家门口”,社区能否接得住?
“基层现在最大的问题,一是能力不足,二是积极性不足。”焦雅辉说,各地已通过全科医生培训、医联体、区域诊断中心、远程会诊等,对提升基层医疗作了有益探索。在能力提升的同时,社区医生的积极性问题日益突出。在专家看来,通过各种综合方式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方向。在此期间,就涉及绩效工资、支付方式等改革。“吸引优秀医生到社区,收入是重要的调节杠杆,但也不能忘记监管。”中欧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研究员曹健去基层调研时发现,“不少家庭医生流于形式,有时候,所谓的病例覆盖竟是随意编出来的。这里就缺乏一个第三方的监管机制。”
新型分级诊疗,还需引导大医院“断离舍”
毫无疑问,在分级诊疗的趋势下,二三级医院将面临重新定位。有专家当着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中山医院副院长秦净、曙光医院副院长周嘉等三甲“大佬”的面直言,推进新型分级诊疗,还需要大医院“断离舍”—舍得放病人。
“你推动医联体,提升社区医疗水平,吸引居民去社区看病,你的病人少了怎么办?”许多人这样问浦东医院院长余波。对此,余波答得坦率:“第一,病人涌到我这里,我们的医疗风险上去了。第二,虽然我们业务量上去了,但忙于应对常见慢性病,医疗水平难有大突破。”
余波是敢于“放病人”的院长。组建医联体、区域诊断中心,甚至在浦东医院开设“全科门诊”,请社区医生来坐诊……种种举措都是为了提升老百姓对全科医学的认识。
并非所有二三级医院的院长都如此释怀。“大医院人满为患,但这些医院是‘痛并快乐着’。”焦雅辉说,“现在的财政补偿基本还是按照业务量来补偿。并且,我们的支付方式还是单一的总额预算,那么医院收的疑难病例越多,可能赔的钱也越多,据此他们更愿意收一些简单的病人。由此看来,现有的引导机制实际上起着负向引导的作用。”
推进分级诊疗,就需要对财政补偿、支付与价格体系做进一步设计与调整。上海市卫计委党委副书记邬惊雷说,“三甲医院更多应该做疑难危重病例,支付设计就要给予这方面的鼓励与引导。对一些简单的病例,当然需要不断的经验累积,但如果这家医院大量地做简单的病种或手术,就提示需要支付方式做些调整。”
在专家看来,在我国推进分级诊疗,改变医疗习惯,涉及医保、财政、价格等多种政策引导与杠杆调节,需横向多部门协调,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意见认为,当下的分级诊疗不是回到过去的“定点医疗”,它将是一种新型分级诊疗,这在我国可能是一种模式,也可能是多种模式并存。如今,“互联网+”等新理念引入,也将为这种模式的推进与落地注入更多可能性。
来源:携手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