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卫计委:医生同享国家科创激励政策

  在科技体制改革相关文件中,往往将科技创新工作者表述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这让一些从事科研工作的临床医生产生疑问,自己是否也享受科研体制改革的红利?

  13-14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会上明确表示,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技术人员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等享受国家各项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

  信号1突出临床医学研究地位

  据记者观察了解,此次会议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是,临床医学研究在医学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突出。

  “我国现阶段临床医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许多临床诊疗方案都是运用国外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说,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临床医疗资源,把临床医疗资源变成临床研究资源,通过临床研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这是下一步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重点。

  配合会议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食药监总局、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5部门日前也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加强临床研究医学研究”。

  此外,有关部门还将“建设一批临床医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会上称,疾病和临床资源是我国特有的基础优势,我们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人群,有最为丰富的病例资源,并且还有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一旦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必将形成无可比拟的科技竞争新优势。

  李斌还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与科技部进一步合作,争取建立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稳定支持机制。

  信号2“医研企协同”创新

  李斌指出,总体上,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数国产药物和医疗设备仍以仿制和中低端为主,竞争力不强,在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缺乏内生动力和活力。很多创新药物、高端诊疗设备、高附加值医用耗材等大量依赖进口,采购价格和售后服务价格昂贵,推高了医药费用,增加了群众负担。

  李斌要求,要将优势资源聚集到终点领域,部署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药品、器械、设备、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此举意在打造核心竞争力强的医药产业体系,改变部分医药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

  为此,此次会议提出健全“医研企协同”创新机制,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企业将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有效汇聚技术、资本和人才,提高创新效率”,李斌说。

  据了解,“医研企”三方中,医疗卫生机构重在掌握公众健康需求,可按机构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企业的任务则是发挥产品集成创新主体作用,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生产出符合临床和市场需求的医疗设备。

  信号3评价临床医生看疗效

  从事科研工作的临床医生是否也享受科研体制改革的红利?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会上说,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技术人员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等享受国家各项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

  据了解,下一步医疗卫生系统将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下放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转移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突出对主要贡献人员的奖励。同时还将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李斌还明确表示,将对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和临床、公共卫生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人才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前述《意见》也提出,基础医学等研究领域以同行评价和科学价值评价为主,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成果数量转向质量、原创价值和学术贡献等,建立以论文质量及发表引用、专利数量为主的评价标准。

  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应用研究领域以实现国家目标和社会价值评价为主,注重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诊防治等服务的影响评价,建立以研发能力、实际贡献、转化应用、技术服务、健康改善和产业发展等为导向的评价标准。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今后对于临床医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创新对病人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效果。”

  信号4加强三类科研人员培养

  记者获悉,目前全国有医学院校600余所,约占全国高效的1/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近60万,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两院院士数量居各学部之首,千人计划入选者占到近1/4,长江学者占到近1/5。

  “我们具备相当扎实的人才基础,关键是要建立更加灵活的管理使用与评价机制”,李斌说,这样才能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

  李斌在会上提出,今后将着重加强三类科研人员的培养。首先是临床或公共卫生研究型人才,“要重点进行科研方法培训,提高其应用研究能力”。

  其次是高级研究技术人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科研技师。李斌说,在临床科研中此类人员看似助手,实则关键,他们能够将临床研究人员的思路转化为科研方案,能够提供最专业化的科研技术服务,以确保研究方案的顺利实施。

  第三类则是基础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如专业化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人才、生物统计人才等,“使各类人才在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活动中各显其能”,李斌说。

  信号5急需科研服务第三方机构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讲话中透露,在科技部支持下,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科技发展中心改建成国家首批科研项目管理的专业机构,承接政府转移的项目管理职能,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李斌还要求,专业机构在完成项目管理的同时,也要努力为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提供更专业的创新服务。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告诉记者,促进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临床应用,光有机制还不行,还需要大量的专业化服务机构。

  “作为科研人员,很多人不知道成果转化需要经历哪些环节”,秦怀金说,比如其中一个是评估的环节,很多职务发明到底值多少钱,不能自己说了算,需要第三方机构来评估。

  此外,专利方面的问题需要大量科研服务机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不少国外企业机构瞄着我们的科研,将国内多年研究的成果当作免费大餐,半路跟进,抢注专利。

  她强调要增强专利保护的意识,更加重视标准制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建设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信息平台,促进技术交易与知识产权保护。

  “这些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强大了,科研人员就不用想那么多,成果转化起来也就更顺畅了”,秦怀金说。

  上述《意见》也专门提到,支持医疗卫生等机构建立健全内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设立专门部门,完善内部技术转移功能;引导一批公益类科研院所转制为非营利性科技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或企业参与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评估评价、知识产权和专利服务等机构。

  来源:华夏医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