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医院取消门诊大厅挂号窗口的挂号服务,对于早已习惯到医院挂号的老百姓来说,将如何面对?
2月18日,北京市医管局召开2016年工作会议。会上提出,2016年年底以前,北京市22家市属医院将全部取消现场放号。这意味着,非急诊患者都需要通过转诊和预约才能挂到这22家医院的号。
北京聚集了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每天各大医院门诊被全国各地的患者挤得水泄不通。不久以前,一名女孩在广安门中医院内痛斥号贩子将十几元的专家号炒至数千元的视频,引爆了全民针对号贩子的怒火。
从取消市属医院现场放号、严禁医院内部倒号,以及近期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普通号不限号等举措中不难看出,北京打击号贩子、理顺医疗秩序、缓解看病难问题下了很大决心,这里要为北京相关职能部门点个赞。不过,全面取消现场挂号,仍然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百姓现场挂号习惯如何短时间内改变?
长久以来,多数中国的患者习惯于到医院挂号大厅现场排队挂号,尤其是很多老年人甚至没听说过预约挂号。可以想象,即使不会使用新媒体,老年人也可以给114打电话进行就诊预约。但是,114平台上的号源多一半都被开着外挂的号贩子垄断,一些热门的号源普通患者通过打电话根本挂不到,这对于只能打电话预约看病的老年人来说,着实将是一场灾难。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的服务及时跟上,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把各种预约方式向老百姓说透。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北京将实施一些列综合举措,改善挂号秩序。包括建立医疗机构间层级转诊网络,依托医联体保障转诊患者优先就诊,在部分市属医院建立跨省区预约转诊会诊机制,派出专家组前往部分对口支援与合作地区解决当地疑难就医需求,建立市属医院移动预约挂号系统,实现普通号在集团内部统筹调剂。严格加号管理,由医院统一管理加号权限和额度,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条。这些措施能让患者多几条“看上病”的路径。
紧俏的号源如何分配?
目前,北京各大医院的号源除现场挂号之外,一部分分给联通114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这是北京市卫计委唯一指定的官方预约挂号平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计算挂号量并向联通公司支付费用,综合医院投入到其中的号源多于专科医院;另一部分用于医院自主设计的系统预约,比如APP、微信等,北京儿童医院去年开始“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该院在APP上的号源占日总号源的约2/3,协和医院开通的APP上也每天开放8000个左右的号源,约占日总号源的70%;还有部分号源被放到了可付费的预约挂号平台,且挂号费相应高于前述的几种挂号方式所需费用。
公立医院作为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理应坚持公益性。如果取消现场放号,就意味着除急诊和转诊外,所有号源都应投入到114统一挂号平台以及医院自主APP和微信等新媒体当中。事实上,不少大医院都与其他第三方在挂号服务方面进行了合作,如果就诊全面预约,政府需严格管理医院和医生与商业挂号网络平台的合作,这意味着很多移动医疗公司此前在这方面的投入可能打了水漂。不过从目前来看,医院投放到可付费挂号平台的号源并不多。
高年资医生是否支持?
从114预约挂号平台上可以看出,网上预约无法点名挂号,也就是预约诊疗并不主张点名挂号,但现场挂号可以挂到高年资医生。从患者心理需求来看,多数患者都想看专家,但如果讨论真实需求,必须看专家的人又是少数。一旦专家号必须通过严格的预约和转诊制度才能挂到,也就是真正需要看专家的患者才能见到专家,这意味着高年资医生的号源数量有可能会有相应的减少。
其实,接触更多患者对于被繁冗的规培和论文束缚的年轻医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北京市提出了建立专家工作团队开展层级诊疗的想法,常见的一般性诊疗工作在团队层面解决,比如完成基本检查等任务,减少专家工作量、提高效率,既能让专家培养年轻医生,也可以使优质专家资源得到科学分配。
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坦言,这种改变过去已形成了的按照时间和经济维度分配专家资源的方式,需要同时改变医生的薪酬分配方式,不能简单依靠工作量、经济收入来支付医生薪酬,而要基于组织化、体系化、高度分工合作的岗位设计来支付薪酬,也就是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急诊压力如何缓解?
很多习惯于现场挂号的患者可能会由于医院取消窗口挂号服务,而转去挂急诊号。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严格的急诊分诊体系,因此取消窗口挂号服务很有可能增加急诊的压力,甚至爆发医患冲突。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主导建立急诊评价指标体系。急诊病人根据病情分级,排序确定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分流病人,以此优化诊疗流程。
来源:健康界